中国上班族日均睡7.5小时,你达标吗? 过去十年国人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专家建议晚10点到11点睡觉
充足的睡眠对于一个人来说挺不错的,特别对学生来说更适合,打工人很少能做到这样,而且打工人看到这建议都叫苦连连。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而且跟古代不同,古代主要是劳动力为主,白天干活晚上没电视、没手机、只能早点休息,现在是科技时代,网络是24小时开着的,吸引了无数人的青睐,早点睡?有可能吗?
01专家建议

18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报告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睡眠问题突出。
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有: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建议大家应该在10点到11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2点,睡眠时间最好能维持在7到8个小时。

睡醒以后,精神状态饱满的话,就说明睡眠是健康的。其实这个事情不用专家建议,大家也知道,早睡利于身体健康,睡晚了,会损害身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可是,想睡而不得,是有很多原因的,原因解决不了,结果怎么会是早睡呢?
02作息不同
学生的作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毕竟学校的学生不用加班学习,而且在家父母会监督着睡觉的时间,而住宿的学生也有宿管阿姨管着,当然他们会偷偷在被窝里看手机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当然现在除了小学和大学,哪个阶段的孩子能这个点睡?

对于上班族来说,这种事情就有点困难了,毕竟他们作息时间很不稳定,特别有些还需要加班加到深夜的,然后又因为娱乐一下的关系让自己看会手机,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因此不少网友表示:
建议专家不要研究几点前睡才适宜搞人心态制造焦虑。有空就去研究
如何规定按时下班,禁止加班文化,让员工可自由支配下班时间。天天晚上10点到11点还在加班,睡觉?下班了再说吧!

只不过公司遵守劳动法八个小时罢了,工作可一点都不清闲,这就是为啥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了,宝妈睡眠都保证不了,男性反而没受影响呢。
所以说,这种年代,要孩子就是累死自己,要是有个当甩手掌柜的老公,更是雪上加霜,女性不敢轻易结婚不是没有道理的。看到“专家建议”几个字,就忍不住笑了,感谢专家给枯燥无味的工作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
03很多人还是做不到

哪怕工作清闲,没孩子,也很少有人会10到11点睡,除非强制断网断电,门禁等等也有很多人也办不到。专家一般是站在自己领域内发言的,其他996加班这些不是健康医生能管的。
建议没错,但是真的做不到,工作还能换,孩子总不能扔了,从怀孕开始几年没睡过整觉了,孩子一晚上醒n次,就算不醒,他翻个身都条件反射醒了给他盖被子,真是很累的。

什么时候彻底杜绝996,007,内卷,加班再去探讨几点睡更切实,老一辈五点下班我也没听说谁超过十点睡觉的。
老一辈都是严格按照作息规律睡觉,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睡那么早,现在明白了,天天5点下班到十一点有6个小时,干啥不行呢?都干完了可不就是睡觉了!再加上他们没有互联网大数据把他们绑住。
老一辈人哪有夜生活呢?大多数都是做体力活的事,干一天累的不行了,第二天还得三四点起来干活赶集,哪能不提前睡。也没什么能让他们熬夜的东西,大部分人家里连个电视机都没有,听着收音机熬夜吗?
996也是九点下班,有多少人是晚上10点下班是常态?明明是玩手机熬夜不睡,遮羞纸不敢捅破,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就算不上班也是天天抱着个手机电脑熬夜玩,还有就是出去夜生活蹦迪喝酒等等。
04总结
只有少数因为工作时间导致被迫熬夜的。2012年的网页是有底线的,刷没了就睡觉,现在的APP是没有底线的,刷不到头。刷手机上网的人多了,别个个顶着加班的名义说事情。建议所有手机晚上十点停网,看谁还能不睡觉?
据央视新闻,3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等机构共同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起床时间也晚了37分钟。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睡眠时长减少1.5小时,仅35%的国人睡够8小时。

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表示: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一方面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要乐观。再一方面就是生活要相对规律,建议大家应该在10点到11点这样的时间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2点,睡眠时间最好能维持七到八个小时,睡醒以后精神状态饱满,就说明你的睡眠是健康的。
【九派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3月1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上班族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5小时,25%的人群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玩手机已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

市民用露天大睡公益行为艺术的方式倡导正确、健康的睡眠方式
这份报告由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数据来源为2021年50万条睡眠数据及1833份有效问卷,样本年龄覆盖31个省份18岁以上的上班族。
——上班族每天平均睡7.5小时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京英介绍,这份调查显示,受访上班族平均睡眠时长7.5小时,睡眠时间可以达到8小时以上的只有22%,6-8小时约计53%,不足6小时的有25%。数据显示,35岁以上的上班族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北上广深最能熬夜,四川上班族起床最晚
这份调查显示,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睡眠最晚的是广东省,平均睡觉时间是23:55,睡眠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平均睡觉时间是22:58;起床最早的省份是山东省,平均起床时间为6:58;起床最晚的省份是四川省,平均起床时间为7:50。
——47%上班族反映睡眠质量不佳
数据显示,47%上班族反映睡眠质量不佳,仅有30.6%上班族深度睡眠时间达标。此外,问卷表明25%的人群每天夜间打呼噜,有潜在睡眠呼吸暂停风险;睡眠质量不好的上班族中,51.6%表现为记忆力下降,47.8%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人群中,25.5%存在超重,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上班族中,45%的人面部肌肤出现问题。
——这些行业从业人员最缺觉
调查还列举出受睡眠困扰的十大行业:教培从事者、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互联网行业、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医务人员、公务员、金融从业者、创业者、企业管理者。此外,调查显示,有孩子的上班族,睡眠时长明显低于无孩上班族。
专家:要警惕这个“慢性杀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介绍,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密切相关,睡眠脑功能在正常生命活动及重大疾病发生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陆林介绍,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睡眠-觉醒障碍发生率升高,这与很多精神疾病,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脑信息处理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异常等相关联,更与很多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痴呆、肥胖、免疫功能失调有着重要关系,因此睡眠-觉醒障碍是不容忽视的“慢性杀手” 。
专家介绍,最常见的两种睡眠障碍类型为失眠障碍和睡眠呼吸障碍,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约为35.9%,青少年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
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陆林表示,目前从事睡眠诊疗的医务工作者多是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等学科的医生,并非睡眠医学专业背景,对睡眠疾病的识别存在一定的偏向性。
他表示,将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是保障睡眠医学蓬勃发展的必要途径,应搭建规范化、标准化、整合多维度指标的睡眠相关数据库及研究平台,并建立集预测、诊疗和康复的多模态单共病一体化的信息挖掘方法,开创睡眠医学研究的新模式促进睡眠医学与多学科交叉。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