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互联网的那些事儿:网站还有用吗? 你的中文域名到期了,我们一直在摆地摊儿

“现在还有人做网站吗?不都是流行公众号、小程序了吗?”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闲聊,他听说现在没人做网站了,问我是不是这情况,我笑了笑,给他说了三个字,他点了点头,深表同意……

网站的前生今世

1993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小组搞出了HTML1.0,也就是建立网站的基础语言,这个时候网站还是静态的,没法互动。

1995年,PHP1.0横空出世,网站变得有意思了,可以互动了,比如留个言、点个赞什么的,PHP一直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流行了,常见的大型网站都是用PHP开发的。

1996年,微软发布ASP1.0, 由于依托于WINDOWS系统,上手很容易,ASP便成了广大网站初学者的必备语言,曾一度超过PHP的用户量。虽然微软早已用ASP.NET取代了ASP,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网站还在用,因为对于企业网站来说功能足够了,而且易于维护。

1998年——2000年,慢慢有企业开始建立自己公司的网站了,这个时候建站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周期也很长。

2003年,互联网进入快车道,我也是在这一年自学了建网站,还写了一套教程,让很多建站小白找到了入门之道。

2009年,3G的到来把我们带入了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网站开始兴起,这个时候网站开始有了“电脑端+手机端”的说法。网站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内容管理系统了,而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了,综合门户、网上办公等网站应用应运而生。

2011年,微信诞生,赋予了网站更多的功能,可以利于微信公众号的接口开发更多的应用,也可以为小程序提供数据接口。

现在,网站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站了,已经变成平台、系统,无处不在。

网站现在有什么用?

在互联网时代,网站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作为信息的载体。

过去的时候,给客户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得带着几本彩页,现在你只需要把详细的资料放到自己公司的官方网站上,然后把链接发给客户看就行了,做外贸的更是如此。

当你考察一个产品或者项目时,肯定要先考察公司,在去之前肯定要先查查他们公司的资料,网上一搜,如果连个官网都没有,你是什么样的感觉?在互联网时代没有网站,就如同在考场上没有带笔,纵使你满腹经纶,经天纬地之才,别人也不知道。

网站除了上面提到的展示功能以外,还有很多的作用。

各种网络系统。利用网站的平台性,让网络办公成为可能,让网上开店更加方便。扩展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调用其接口,网站便实现了很多神奇的功能,让公众号不再单调。小程序如果想实现数据的交互,就得通过网站提供的数据接口。……

不列不知道,一列吓一跳,网站的功能还真是不胜枚举啊。

所以,网站还是非常有用的,只不过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它,热度很高。现在已经作为一种常态了,大家也就渐渐忽略它的存在了,再加上微信和小程序的迅猛发展,让人们误以为网站已经没啥用了,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已经是半个互联网专家了,欢迎关注和分享。

互联网的那些事儿3:你的中文域名到期了

“您好,我是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您单位在我公司注册的中文域名到期了,需要尽快续费,否则会被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删除,影响贵公司的网络品牌!”

近段时间又有不少客户朋友接到上面类似的电话,向我询问是真是假,我给他们说了三个字,他们便放心了。

中文域名从哪里来?

中文域名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研发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打造本土化的域名体系,2000年正式开始开放注册。最开始是“.cn”,当时还都是英文的,后来又发展出来“.中国”、“.公司”、“.网络”等等。这期间还有个非常有名的不是域名的东东,叫“通用网址”,和“3721网络实名”一样,被很多人称为流氓软件,当时很多人投资“通用网址”的关键词,最后都血本无归。

它们的原理就是先通过一些非常手段,比如:和知名软件捆绑安装、弹窗广告等,在个人电脑的网页浏览器安装它们的插件,从而实现“输入中文,打开对应的网站”的功能,想法挺好,但是在浏览器上强制安装插件的流氓行为,让大家很不爽,后来被各种杀毒软件查杀,消停了许多。

后来的某一天,“通用网址”跟CNNIC合作变成“.网址”域名了,成为正规军了,而3721的创始人周鸿祎转型搞了奇虎360,也就是现在的360安全卫士,它查杀的第一个恶意软件就是自己的3721……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再加上我当年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导致我只关注竞争对手,却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产品频繁弹窗、难以卸载,这两个缺点忽视了用户感受,影响了用户体验,不仅为后来3721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给我自己也带来了很大机会,强行安装到用户电脑,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就是具备了木马病毒的特征。”

中文域名要到哪里去?

中文域名既然搞出来了,想必也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如果不能创造利润,还怎么经营下去?

所以,上面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除了电话以外,还有电子邮件辅助,看起来很正规,一不小心就信以为真了。注册年限一般是10年,毕竟骗一次不容易啊……金额大概几千到上万,比较知名的关键词就更贵了。

“我曾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要以75万元价格买我手中的关键词,但需要我先注册使用年限为3年的7个中文域名和7个英文域名,花费1万元注册完成后,对方却失去联系。”

“我的手机里光拉进黑名单的就有上千个号,自从我买了关键词后,手机从早到晚都有电话打过来,比如晚上11点,至于内容——都是忽悠。”

其实,在接到类似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想一下到底有没有注册过,如果注册过,到底有没有用?

最后,希望互联网公司多一点诚信,互联网的环境需要有责任感的网络公司共同净化!

互联网的那些事儿:我们一直在摆地摊儿

今天你摆地摊儿了吗?

近段时间最热门的事情莫过于“摆地摊儿”了,“地摊经济”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相关股票被热炒,相关产品被卖爆,而我们互联网人只是呵呵一笑:我们一直在摆地摊儿啊。

01我对钱没有兴趣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儿,阿里巴巴前CEO马云在接受撒贝宁采访时,表示“我从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到现在,没有拿过一个月工资,工资都发到了老婆那里,我从来没碰钱,我对钱没有兴趣”。这段话差点把撒贝宁小同学憋出内伤,让人忍俊不止。

马云作为互联网的地摊儿大佬,一直在引导着互联网的地摊儿文化,万物皆可摆,摊位不愁卖,搞各种各样的购物节,什么“双十一”、“双十二”、“618”……有节就过节,没节咱创造节也得过。靠卖摊位发了家,致了富,以至于得了严重的富裕后遗症:对钱没有兴趣。

所以,奉劝那些想来互联网摆摊儿的小伙伴们:摆摊儿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弄不好你也会得了这个怪病。

02从没想到过能开上宝马5系

小戴曾经是一名互联网屌丝,20出头,以前在科技市场打杂,月薪也就2、3千,一直幻想着在家轻松赚钱。为此还受了骗,给一个所谓的网络赚钱导师交了1000元培训费,啥都没学到,还差点儿被女朋友甩了。

眼看周围朋友都开上车了,2017年家里给点钱,再加上他自己攒的一点钱,贷款买了一辆10来万的车。面子上是过去了,但是经济压力更大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别人拍个简单的视频加个字幕,放到视频地摊儿上(一些视频网站),访问量很大,还能赚钱。他就尝试着自己做做,毕竟一直搞IT的,上手并不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视频一炮而红,因为他刚好赶上网络视频自媒体的爆发期。

短短一年多时间,单平台粉丝已经一百多万,他和他女朋友的年收入加起来已经近300万了,去年他们结了婚,提了一辆宝马5系,他说:“我从没想到过能开上宝马5系”,虽然他的收入开保时捷也没问题,但他还是选择了5系,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地摊儿还能摆多久,毕竟这边的摊位越来越多,同行做的视频也都越来越好,自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机遇。

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每天更新视频的”,他说:“贫穷能让你做任何事情,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多才睡觉,这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呢?”这工作状态像极了路边的地摊小贩,早出晚归的他们跟我们互联网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而真正能成功的却又寥寥无几。

03和公司闹翻了

阿翔是个知名UP主,靠录美食视频为生,在B站上摆摊,虽然不断地被指抄袭,但也阻挡不了他拥有几百万粉丝,随便一个视频都几百万播放量。后来才知道他的背后是有公司支持的,随着粉丝的巨量增长,他也慢慢地想自立门户了,不想再受公司控制,因为现在的他根本不需要公司的任何支持,他的摊位随便放个东西都能引来大量围观。但事与愿违,毕竟刚摆摊时,已经与公司签下条约,要想单飞,只能放弃现在的摊位,最后的一条视频竟是对公司的控诉,看来是准备和公司彻底闹翻。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名打工仔,每个互联网人都有一个创业梦,我也不例外。离开公司后也有了自己的摊位,可创业哪有那么容易,且行且珍惜吧。

04网站没流量了

小张是名全职站长,邋里邋遢的外表,穿着地摊儿货,很难看出他是一位业界大佬。技术出身的他前些年放弃了丰厚待遇,开始在互联网上摆摊儿,刚好赶上谷歌的BUG期,网站很快到了谷歌首页。他又乘胜追击,和上面提到的小戴一样,而且更甚于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就四五个小时。加班加点建了站群,流量暴增,月收入从几十美元变成几万美元,每月去银行收汇都会被仔细盘问,生怕他是洗黑钱的。

可前几日再问起他时,默默地回答了一句:“谷歌规则改了,网站没流量了”。

很多客户问我做不做网站搜索引擎优化,也就是常说的SEO,我一般都婉拒了,就是因为上面的这个情况。我一直觉得SEO是门玄学,那些声称掌握核心技术的都是靠作弊,而被发现作弊后,面临的就是被封杀,基本上翻身无望,何苦呢?

摆地摊儿久了,见得也就多了,有的人跌到低谷,有的人却正迎接人生巅峰。在互联网的地摊儿上全靠风吹,风来了,你就飞起来了,风走了,你却跟不走。

其实,我们这些在互联网上的地摊儿主们,都是一个状态:曾经可能被风吹过,现在还在等风……

Related posts